2015年8月27日星期四

性格,育兒與童年回憶:《玩轉腦朋友》

活了超過四十年,性格大致都定下來,而對於年輕時的經歷,一些瑣碎事,有些還記得,但細節都不太肯定了,即使我常常說自己是個專記著無謂事情的人。所以,當看著《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看到某處,眼淚流出來了--青春走了,那時候的記憶,也走了。

弟弟之前也帶了兩位姪女去看,之前他們也擔心兩名小朋友會否看得明,結果,大人很喜歡,小朋友也很喜歡,大人跟小朋友都有流眼淚,而大人則表示,很好看,一定要買DVD。我在他們看後才進戲院,我也很欣賞這部電影。






由於弟弟極力推介廣東話版,而我又的確找不到2D的英文版(大家都明白,要找2D版本很難的),於是看了廣東話版,真的很不錯!故事其實指我們腦袋都有五個主宰情緒的朋友:阿樂,阿愁,阿憎,阿驚,阿燥。主角Riley的腦袋也一樣,十二歲的她一直活得大致快樂,直至跟父母移居到三蕃市開始,事情不如意,生活不習慣,她的樂天性格開始出現變動。就算腦海中一直覺得要她開心的阿樂如何操控也似乎並不湊效。當Riley在這個處理變動的情緒也開始不穩定之際,腦內主要主宰其情緒的阿樂與阿愁因意外被送離總部,只剩下其餘三人,於是,Riley性格情緒大變,很多潛藏的記憶與核心的記憶也出現好像不可以拾的變動。看畢電影後,想到有好幾方面的。

大部份兒童在成長當中,父母及其他人都希望他們快樂,很正常的想法,不過,有時過份著重快樂,兒童的其他情緒就會失衡。所以電影當中,阿樂一直以為只要令小女孩快樂就是最好的,只不過他沒有想過,人在成長中遇到很多事情,都不一定有快樂的反應,有時我們會傷心,我們會憤怒,我們會害怕,我們會討厭。一切一切反應也是正常的,只是,隨之而來,我們如何從這些正常的負面情況中復元。

復元,不是叫我們壓抑應有的情緒,而是如何在適當的情緒抒發之後過正常生活。我們遇上不快樂的事,傷心了,若果沉溺於悲傷當中,無補於事之餘更會將該事情對我們的破壞增加,這真的是得不償失。

所以,電影中的幾位腦朋友,最初可能都會讓阿樂話事,因為這是他們最簡單的信念:她快樂就最好。其他情緒偶有出現,可以,但不能主導。於是,其他腦朋友,可能覺得自己可有可無,當中最明顯有這個感覺的,是阿愁。

一個凡事向負面想的,自然跟什麼也樂天的有很強烈的對比,當阿樂怕阿愁礙事,務求令她投閒置散,但在她們離開總部的這段時間,阿樂才發現,原來,當遇上不快,是要明白對方的不快,讓對方抒發,才可再叫對方振作。這是同理心,我們開解安慰別人的同時,總不能夠只叫他「開心番啦,唔好諗啦」而不去了解他為何不快傷心難過吧。

所以,阿愁是很重要的,這也是阿樂發現了,最後回到總部讓阿愁主理情緒控制器的原因。同時阿樂也發現,她與阿愁,是可以分工合作的。不止是分工合作,更是沒有對方,就顯不出快樂的好。

其實你們有沒有發現,阿樂跟阿愁都是藍色頭髮呢?她們其實是同一個女子:一個長得高瘦外表可人,自然自信樂觀;另一個則矮肥架著眼鏡,沒有自信什麼事都看得很灰。請不要以為我想標簽哪一類外表較好較討人歡心,我想到的是,或者電影想表達,相由心生,你快樂樂觀,也讓人看得舒服一點。

每個人的性格某程度上是三歲定八十:你遇上什麼事,你身邊的人教你如何處理情緒:被縱寵的,或者沒有人理會而要自行處理傷心的,被過份保護的,被教導什麼事都先批評的,都會讓這個人日後決定哪個腦朋友主宰大部份情緒:悲觀的,龜毛的,難相處的,隨便發脾氣的,當然或許每個人本身都會有某個腦朋友比較強勢,但日後遇上的事情,對性格影響的關係更大。

所以嘛,父母太過保護子女,他們會不懂得發展自我防委禦機制;太過遷就他們的喜好,就會喪失適應能力;叫他們不要哭,悲傷無法抒發又沒人開解很容易有心理病。看電影的父母,有學到一些些嗎?

還有特別想談到的,是Riley之前幾個核心小島:家庭,傻事情,冰球,朋友等等。我們還是孩童的時候,世界也不就只有好幾樣東西,而那幾樣東西對我們是最重要的嗎?我呢,可能是家人啦,朋友啦,吃吃吃啦,音樂等等。其實看著這電影,我在想,現時的父母要小朋友學十幾樣東西,究竟他們的腦袋有能力建立十幾個記憶的小島嗎?又或者,當你令他們的生命就只有學習與幾樣嗜好,他們沒有時間去建立自我喜歡的小島,還有與朋友的感情之時,跟父母家人的關係又薄弱的話,一個人要崩潰,就是這樣子開始了,因為,他發現被建立的那個他,很陌生,很沒感情,他還有什麼值得生存下去的理由呢?

最後呢,是有關童年珍貴回憶。當那一幕兵乓為了讓阿樂可以乘火箭車返回地面,他選擇自己留在記憶堆填區被慢慢遺忘,我的眼淚就不其然流下:那一刻突然很感慨,那麼多年了,忘記了的又有幾多?最快樂的童年我還記得幾多?慶幸自己還有跟小學同學或者認識很久的朋友保持聯絡,而且還儲著一些充滿不同回憶的舊物,只是不明白,我那一刻,真的流下眼淚,我想應該是懷念那時的簡單,簡單而容易獲得的快樂。

說回電影好了,我喜歡這次Pixar想到這個故事,而且應該可以有續篇的,主角的成長與不同人的相處,不同角色的腦朋友如何反應,也是很好玩的。至於配音,我記得弟弟看畢讚得最厲害的是王菀之她的確把阿愁這個角色用聲音演活,而且還是好不王菀之;當然,其他好幾位配音也是極好的,二汶配的阿樂特別到了差點絕望放棄時是很動人的,蝦頭與許紹雄的發揮不多,但蔣志光又是讓人留意。你們有發現,爸爸媽媽是由張國強與譚玉瑛配音嗎?穿梭機組合,回應了童年回憶這個大主題了吧!

我們總是在遇上大事情之後才會學懂一些,反省過後才會改變。就像主角,將過往的很多推倒了,重新建立一個各方面也有的記憶島嶼,然後慢慢加入不同的元素。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請作為父母的,留給你們子女在記憶與成長方面應該的發展空間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